首页

中国女王重口味

时间:2025-05-25 13:19:46 作者:博士服务团走进宁夏石嘴山 浏览量:15948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近20年来,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年至2010年均值17次,减少到近10年均值9.2次。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据国家林草局统计,“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

  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近一年来,中国以“三北”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重点面向东北亚、阿拉伯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哈里斯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中方:不作评论

香港全球青年专业倡导行动创始召集人刘仲恒表示,峰会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推动跨越地域与行业界限的行动与合作。创新是推动进步的核心,而香港则是一座灯塔孕育前瞻性理念与变革性解决方案的中心。

我眼中的习近平 | 一位有担当有魄力的领导人

“从初次接触练习前踢后打这一动作,到打破世界纪录,张紫涵只用了一年半时间。”据介绍,该项纪录此前为“一分钟27个”,由同样从天穆小学毕业的薛文娅于2018年挑战成功。张紫涵今年14岁,自一年级入学起便对花毽这项传统技艺充满热爱。如今虽已步入中学,但节假日她仍会回到天穆小学坚持训练,在不断磨炼中逐渐掌握各种高难度技巧。

候鸟“先遣部队”北归 已抵达兴凯湖畔

清晨,延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内熙熙攘攘。47岁的拓红梅刚刚拿到“小餐饮经营许可证”,她说:“我不识字,是这儿的‘张思德为民服务队’队员帮忙代办,非常方便。”

“延安九日——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在北京开幕

即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必将是一次主张团结、聚焦发展的盛会。正如这次会晤的主题“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所诠释的,金砖国家将共同回顾金砖合作机制创立之初的愿景,即代表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声。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金砖国家与非洲加强合作将有力促进南南合作,引导全球再次聚焦和平发展,为世界共同繁荣贡献积极力量。

2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09.5万辆

“不知不觉,‘来自玛曲中队’,成了获得荣誉的‘万能解释’。”对此,中队长洛桑扎西心里清楚,“每一份荣誉都是拼来的。之所以大家每每想到‘身在玛曲中队’,是因为中队形成了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官兵有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